回訪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留學生: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
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 題: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回訪給習近平主席寫信的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留學生
新華社記者 陳席元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同學們紛紛給各自國家的最高審計機關報告了這個好消息!”在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就讀的利比里亞留學生唐林激動不已。
習近平主席7月4日給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的留學生回信,鼓勵他們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
前不久,唐林和同學們前往河南省蘭考縣實地走訪,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斗風沙、治水患的故事令大家深受感動。來自18個國家的37名留學生決定寫一封信給習近平主席,講述在華學習深造的體會,表示將永不忘記在中國的經歷,永遠珍藏與中國的感情,努力做增進中國與所在國家友誼的使者。
“通過課堂學習和實地走訪,我們提升了專業素養,深化了對中國的審計制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認識,習近平主席為我們學有所獲感到高興。”唐林的同學也是同事鄧西陸由衷感慨,在蘭考,看到老百姓臉上的笑容,看到焦裕祿種下的泡桐,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改善生態、戰勝貧困的故事,他們深受鼓舞。
“希望你們與中國同行加強交流、互學互鑒,通過審計這個窗口了解中國、讀懂中國,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情真意切,令來自所羅門群島中央銀行的杜比達深切感受到中國領導人對加強國際人文交流的關切,也明白了留學中國的重要意義。
杜比達介紹說,他的碩士論文參考了中國在環境審計方面的做法,他會在中國學習期間多積累這方面的經驗,畢業回國后應用于實際工作。
回信中,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一直很重視發揮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經過多年探索,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初步形成了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來自馬拉維的莫浪感觸很深:“中國的大數據審計技術令我印象深刻,中國的扶貧審計、跟蹤審計等做法非常先進,這些寶貴經驗我要帶回馬拉維審計署。”
“中國的經驗值得廣大發展中國家學習借鑒。”馬拉維留學生吳娜說,“我們要努力學習研究,根據各國國情,因地制宜地推廣中國的好做法。”
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于2016年設立,為發展中國家培養審計碩士研究生。截至2023年6月,已累計為7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審計機關培養了280余名專業人才。
“習近平主席對我們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非常關心,我和同事們一定好好珍惜在中國的學習機會,把在這里的所學所獲帶回去,造福我們的人民,做中國與利比里亞審計交流的友好使者。”鄧西陸說。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