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信息分類: 信息公開
發布機構:
發布日期: 2024-06-05 09:21
標題: 【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跑出新能源產業發展新速度
文號:
時效:

【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跑出新能源產業發展新速度

發布時間:2024-06-05 09:21 來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網
| | | |

2023年5月8日,裝備制造企業三一集團與朔州市平魯區達成投資建設三一朔州一期單晶硅項目合作意向。一年多來,三一硅能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的項目建設成績,始終吸引著行業內外關注的目光。該項目不僅刷新了落地建設的“加速度”,更成為我省積極探索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之一。

日前,記者走進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探訪三一集團一年來在朔州布局光伏產業的建設速度、發展熱度。

政企攜手,勇蹚轉型發展新路子

2023年5月8日達成合作意向,9月28日正式投產,10月6日首根單晶硅棒下線……總投資12億元的三一朔州一期單晶硅項目,從對接到正式投產運營僅用時148天。2023年12月9日,三一朔州二期超薄單晶硅片項目首刀硅片成功試產下線,項目從施工到試生產僅用28天。

走進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的切片車間,整齊劃一的機械手臂上下揮舞,一片片薄薄的硅片隨即走下生產線。這些硅片是半導體器件、光伏發電電池組件等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作為全國重要的煤電生產基地和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朔州和其他資源型城市境遇相似,如何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決定著城市發展的方向和速度。近年來,朔州市著力引進一批綠色低碳重大轉型項目。2023年,世界500強企業三一集團入駐朔州低碳硅芯產業園,為該市乃至全省的轉型發展帶來了新的故事。

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企業與政府的雙向奔赴。據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在項目簽約、建設、投產的整個過程中,政府部門提供了大量的政策、資金、土地等支持,為企業營造了有利的發展環境。這樣的有效合作,在拉動全市制造業產值增長的同時,也為朔州培養了一批技術型人才。

“施工過程中,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為我們解決了很多困難。”談起政府對企業的關心和幫助,公司綜合管理部副部監徐征贊不絕口。

技術攻關,打造光伏產業新布局

一刀方棒長約830㎜的單晶硅,經過100多分鐘的加工運轉,可以變成4580片硅片……

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的拉晶車間內,林立的拉晶爐使人震撼。原材料多晶硅在該設備內經1450度左右的高溫加熱熔化、拉棒,而后成為單晶硅棒運往切片車間。

目前,硅片項目生產線上,粘棒—切片—清洗—分選的每個環節均已實現全自動化生產。車間內的100多臺拉晶爐均為自研爐,由“三一”的自研團隊與使用部門聯合開發,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大幅提高了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公司先進的制造技術與優質的設備,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手段。‘一流速度’來源于我們雄厚的科研實力。”徐征說。

項目生產經理鮑雙林介紹,目前切片廠房包含吊頂、參觀通道等地正在加緊施工,很快便可完成對所有新到廠設備的通電調試。待十條生產線全部開始運行時,年產可達7億片,產值14億元。屆時,朔州市的光伏產業垂直一體化布局將再上一層樓。

經過自動化生產線生產出的硅片,清洗后會通過傳送紐帶運往分選車間。全自動化的分選機會在臟污模組、尺寸模組、電阻模組等設備的幫助下,對硅片的質量進行檢驗,分選并確定硅片品質。與此同時,專業的技術人員會在一旁進行人工檢驗監督,數據分析,確保產品品質。

看著手里薄而透明的硅片,鮑雙林侃侃而談:“我們生產的硅片分為ABCD四個品質,D品是廢品,A品是品質最好的,可以賣到一塊九,最貴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100多元一片。為實現高質高效的生產,每一個環節,我們都是用最認真的態度把控,希望能夠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期蹚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合作共贏,跑出產業賽道新速度

記者采訪時,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的5GW項目建設已基本接近尾聲,預計6月初竣工。同時,據工作人員介紹,10GW項目已經開始建設。

回顧三一集團在朔州推進拉晶項目的歷程,該公司單晶硅項目負責人馬新成感慨頗深:“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里實現項目的落地生產,主要是有以下幾個方面作為有力支撐:首先是同項管、建設等單位進行了良好的對接和合作,每日開展現場辦公會,對難溝通、難推進的問題進行現場協調;其次是我們充分運用了項目管理的經驗和技巧,對項目工作進行全面細致分解,識別關鍵路徑,進行工作倒排,全力確保里程碑節點達成;最后是對重大事項實行督辦,每日反饋進度,做到事事有回應,實時事事高標準。”

背靠三一集團雄厚的科研實力,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在山西發展光伏產業信心十足。

三一朔州一期5GW單晶硅項目是山西省首個規模化光伏單晶硅項目,也是三一集團在山西建設的首個智慧光伏、綠色低碳標志性工程。項目采用行業內先進的1600型低氧爐臺,生產N型高效單晶,制成的光伏面板光電轉化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據了解,項目達產后,年產1.2萬噸單晶硅拉棒,年產值約22億元,預計創造就業崗位600余個,年實現稅收3億元。

據我省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2023年度評價交流活動公開的資料,目前我省光伏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上游多晶硅、拉棒、切片環節,中游光伏電池,下游光伏組件、光伏發電系統格局。2023年,我省光伏產業鏈累計營收201.9億元,同比增長49%,產品銷往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數十個國家。

隨著光伏產業垂直一體化布局的不斷成型,朔州市與三一集團的全方位戰略合作也在不斷深化。未來,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將充分利用山西能源革命的機遇,發揮三一集團的產業優勢和朔州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環境優勢,繼續加大投資,發展“單晶硅—硅片—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光伏制造產業鏈,加強信息技術與裝備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光伏產業鏈不斷延伸、完善,跑出高端制造業、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速度。(李學林陳萍)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相關稿件